视点丨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魏铼 通讯员 俞智君
3月14日,阳春三月,春寒尚未完全褪去。在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葛店园区生产车间内,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器臂正灵动挥舞。随着一道道弧线划过,钢花四溅,仿佛一场科技与工业碰撞的绚丽烟火秀。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身着蓝色工装,专注地站在机器旁,眼神紧紧跟随机器臂的每一次动作,不时与身旁的工程师低声讨论着算法优化。
“现在我们只用43秒,就可以激光焊接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这是目前汽车整车焊接行业的最快速度。”当机器臂停下后,马新强自豪地介绍。在他背后,悬挂在车间上空醒目的“创新”二字,正是华工科技一路砥砺前行的核心指引。
实验室是创新的摇篮,也是马新强最喜欢去的地方。
回顾在高端激光装备领域一举突破国外近40年的技术垄断,如今,华工科技不仅实现高端激光装备替代进口,而且出口订单量超过了国际品牌。马新强说:“取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人才驱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华工科技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卓越工程师队伍。
“我们每年招聘、留用200名优秀硕、博士人才,坚持薪酬分配向青年技术骨干、潜力人才倾斜。”马新强介绍:“只有用好人才,企业才能全方位构建竞争优势,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
离开车间,马新强乘车来到实验室,换好服装,戴上橙色护目镜,与研发人员一起认真观察还在实验中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并不时提出要求。
从进口螺丝钉,到大型设备整机出口,马新强带领华工科技见证了“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蜕变。
“过去我们强调以市场为牵引,以技术为驱动,用‘以需定研’促进成果商业化应用。现在,我们是‘以技术驱动为主,市场牵引为辅’,加强前沿技术的识别、储备,在极限制造、星际通讯等领域积极探索,开发出更多‘全球首发、行业领先、专精特新’的产品。”谈起华工科技未来将如何保持目前的技术领先地位,马新强不疾不徐地告诉记者。
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办公室,书柜上放着一块书本大小的透明亚克力,亚克力的中间镶嵌着一颗小螺丝。
“这个就是以前固定激光设备的螺丝,3美元一颗。这个价格意味着当时我们无法生产。我留着这颗螺丝,就是要时刻提醒,曾经因技术受制于人,我们在基础零部件上付出的高昂代价。往后,必须倾尽全力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绝不让一颗小小螺丝,再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新闻背景】
华工科技核心产品以每年35%的增长速度“卖全球”,其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云平台接入设备超4200台,形成焊接工艺数据库规模达270万组,相关技术累计获授权专利2000多项。
每周一的办公会,马新强都会到场仔细聆听各部门的汇报。
与青年工程师一起讨论产品技术细节。
与青年工程师一起讨论产品技术细节。
马新强看着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运行时迸射出的耀眼火花,与身旁的工程师讨论着算法优化。
每一张发明专利证书的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汗水和不服输的精神。
马新强办公桌上总会摆放着华工科技新突破的产品模型。
实验室是创新的摇篮,也是马新强最喜欢去的地方。
责任编辑:万雷萌
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又称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成立于2003年,是国有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华工科技(股票代码000988)核心子公司,公司前身为澳大利亚FARLEY、LASERLAB公司,FARLEY·LASERLAB是业界公认的世界切割与焊接技术知名国际品牌。
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致力于为国内外制造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激光切割机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清洗、白车身激光加工装备等多个系列工业激光设备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钣金加工、桥梁建筑、钢构建筑、航空航天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