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小空间里大文章--通用K216项目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通用项目是智能装备事业部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无论是规模大小还是品质要求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对于华工激光法利莱这个品牌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我们身为国际知名品牌在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时的一次有力的实力展示与证明。通用项目团队的成员为此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今年的十一长假,正是通用项目的施工期间。
在现场,每一秒钟里都带着施工人员的汗水,每一分钟里都有一颗螺丝拧紧、每一小时都有一个部件安装到位,每一天都将看到钢铁森林正在逐渐成形。
从一开始的钢结构安装,我们便遇到难题。大部分主梁需要移动到目标位置才能进行安装。因为我们激光焊工位比其他一起施工的工位要大一些,所以没有哪一个工位是需要建这么庞大的钢结构的。由于道路两边全是物料,吊车进出都很困难,也无法使用叉车搬运,施工人员只能凭借双手双脚将钢结构移动到目标位置。这种体力活在通用的车间也是很少见的。
到了4日那一天,工序已经进行到了激光防护房顶部框架的安装。由于空间的限制,吊车、叉车等无法使用。吊车本来施工范围很广,但由于空间小,吊车的旋转和起吊都无法完整操作,需要人工抬起钢构,放到吊车上,吊车起吊一小段,遇到障碍无法再继续操作,就又需要转为人工抬。客观条件的困难,使得原本用吊车只需要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现在必须消耗一整个白班来完成了。设备生产部副经理叶平和项目经理舒文辉以及现场人员开始想方设法协调现有的人力来进行安装。
虽然在去通用现场前已根据考察做出了一套方案,但到现场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种施工方案。面对和解决这些困难,项目团队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选择合理的方案,过程中动用大量的人力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协调能力。
框架到达顶部后,施工人员还要直接登高到6.5米,依靠人工一点一点将顶部框架移动至目标位置。叶经理亲自带队登高到顶部去操作,最多的时候需要十几个人同时上到顶部一起去移动框架。
在细节上,该项目也有很多难题需要我们解决。改造项目就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和拆除一部分设备,而能够进行作业的空间是非常小的,平常比较用的工具到现场无法使用。例如平常打的化学螺栓,一般工厂好打一些,但是在通用由于里面全是钢筋,很难打,生产人员陈未和舒雄辉两个人连着打了几天几夜。
过去,我们所做的项目有较长的周期,安装与调试的时间相对很长。而武汉通用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客户的生产压力大,K211的产量在55JPH,每天工作至少22小时,每天的产量在1200台左右,每个月的销量在3万台以上,任何一分钟的耽误都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绝对不允许K211的改造出现任何的高风险。另一方面,项目安装的时间非常短,按以往来讲,这么庞大的项目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现在项目整个的安装时间只有8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安排的任务,否则整个项目的进度将受到影响。
在没有相同的前例可循的情况下,团队第一次在周期这么短,任务又如此重的项目里进行工作。项目团队共31人,全部被安排到两个公班,从第一天到第六天,两班倒,24小时不停工,由于一直都是重体力活,六天下来大家都累得不行,一些人都有些虚脱了,所以第七天还能继续坚持的同事就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到最后两天,有的队员累到站着都能睡着。
舒工坦言,经过这次奋战,我们团队以后在通用做激光焊会做的越来越好,对现场的施工方案也会考虑更周全,现场工人都历练出了相应施工的技术,部门安全和作业强度也都有了意识,为以后做类似改造项目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个项目,在业内,也说明法利莱具有打硬仗的能力,能够承担高风险、难度大、要求高的项目,在激光焊行业内具备绝对的优势。
为了鼓舞士气,事业部李斌总经理也于长假期间奔赴施工现场,并亲自参与到现场我们和与客户的沟通工作中,同时还运用自己曾经多年在一线工作的宝贵经验,为项目团队出谋划策。在项目团队看来这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报道项目过程中的人和事。敬请期待。